乐山市高质量推进农村能源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1-06-02 02:58:20 作者:admin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5月27日,全省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我市井研县举行。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21个市(州)农业农村局、53个农能重点县农业农村局参观了井研县农村能源和人居环境建设,给予了高度肯定。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天然气、电力在农村的普及,以农村沼气为主解决农村供能的传统能源模式进入了发展瓶颈期,我市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契机,将农村能源综合利用作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全域大循环、主体小循环、农户微循环”的种养循环闭合体系,形成了项目建设科学布局、种养循环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的农村能源新格局。
一是全域大循环。以做大做强特大型沼气工程为目标,将特大型沼气工程建设成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核心纽带,壮大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投资1.01亿元,在井研县百里柑橘产业园区核心区域,建成了全省首批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和全省最大沼气工程,将全县32家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进行集中处理,预计年沼气发电1152万Kwh,年产沼渣有机肥2.5万吨,沼液肥24.5万吨。
二是主体小循环。将适度规模养殖场和周边产业打造成点上的“猪—沼—果(蔬、茶)”农业循环经济,先后建成8处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38处新村集中供气工程、134处小型沼气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粪污综合利用处理设施1700余家,为周边2公里范围的农户提供沼气燃料,推广沼液、沼渣就地利用,养殖场与周边农户达成沼液、沼渣利用意向,带动发展了42万余亩沼肥果蔬产业。
三是农户微循环。推进农村闲置沼气池的功能转化,对未养殖生猪的农户引导开展“沼改厕”,形成了“沼气池+隔油池+湿地池”的新模式(生活污水进入人工湿地,人畜粪污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作为农家肥),较“五格池”模式节约成本近2000元,更受农户喜爱。我市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保有量达24.6万口,“沼改厕”建设模式将是“十四五”我市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方向。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rjhjzz/2021/5/31/c4ea82c55e9b4e868b5c8d687b42ad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