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资讯

科技助力稳产增收 辽宁秋粮收获已近七成

发布时间:2024-12-05 20:13:09 作者:admin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数台现代化收割机驰骋,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众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大田里扬起阵阵尘土,轰隆声中一排排玉米被快速压倒完成脱粒,农户们有的指挥收割机作业,有的将玉米装袋搬运……当前,辽宁省各地秋收正酣,截至10月13日,已收获粮食3635.4万亩,收获进度为67.7%。

   今年汛期,辽宁省铁岭市多地迎来强降雨天气,部分农田受涝。铁岭市从8月16日起,开启针对玉米、水稻、大豆的“一喷多促”作业,喷施面积超过200万亩。在昌图县,一台台植保无人机依次升空,按照预设路线在玉米田上方匀速飞行,将白色的雾化药剂均匀地喷洒在玉米叶面,为万亩玉米披上“防护衣”。

  “植保无人机作业走得直,使用成本也低于人工。”昌图县众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文说,得益于植保无人机作业,种植的3000多亩玉米病虫害风险大大降低,目前好的地块玉米亩产能达到1800斤。

  随着秋收大规模展开,辽宁各地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加强农用道路维护和修复,让科技和服务助力稳产增收。

  近期,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泡子镇惠德村,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文斌正忙着测产。他说:“今年通过优化种子包衣、化学除草、平衡施肥、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在大面积实测单产上实现了突破。”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惠广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洪武说:“按照今年产量来算,每亩大豆比原来能多卖700元,再加上大豆生产者补贴,大伙越种越有信心。”

  连日来,在沈阳市苏家屯区上千亩农田内,来自辽宁省内多家科研机构培育的44个水稻新品种同台竞技,引来不少种粮大户参观。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郑文静说:“我们把这些品种都放在同一区域,在同一种植条件下,品种之间的特点一目了然,可以让农户们更好地选择最优的品种。”

  苏家屯区种粮大户宋庆喜是科技增收的受益者之一。今年,宋庆喜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指导下首次种植了优质高食味的水稻品种,生长周期也短,亩产约在1300斤。“好种子才有好收成。”宋庆喜告诉记者,新种植的水稻品种产出的大米口感好、香味浓,价格也比普通大米高出不少。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410/t20241017_646449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时评网 zz-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2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