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专题

人民日报| 海南五指山:一碗春茶迎新春

发布时间:2024-02-06 14:30:49 作者:admin   来源: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比起别处春茶,南国五指山上的茶香得更早一些,于是就有了“华夏第一早春茶”的声音。

  那声音从百年水满乡传来,隔着远山云雾,历久弥新,越发清晰;从“冬去!春来!”的黎族部落传统“喊春”开始,呼喊的不是季节更替,是苏醒,是春茶之鲜。

  早在一春之先,五指山上的茶树便冒出新尖,细而有姿,嫩中带锋,茶香随着氤氲薄雾散开,释放独特滋味。

  

  五指山茶的香

  

  

  

  说起茶,在江南的小阁楼上品一杯西湖龙井有格调,或是巴蜀小院里喝一杯热闹的花茶更有趣,但不得不说,置身海南热带雨林五指山间品一杯早春“大叶茶”也别有一番风味。

  五指山茶生于热带雨林,为大叶乔木种,树高而叶大,超高的茶多酚含量使其成为制作红茶的极品原料。

  冲泡后汤色明艳,有光泽;味道浓郁且不失清甜,细细品鉴时,丝丝苦涩在舌尖蔓延开来,散发着一缕迷人的奶香,混合着木质的厚重,慢慢扩散出一种悠久的韵味,回旋在味蕾之间。

  “琥珀汤,奶蜜香”的独特品质源于五指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五指山茶的特

  

  

  

  五指山是海南生态核心区,地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区区位,纬度低、海拔高,被誉为“江河之源,盛产茶叶之地。”

  《五指山大叶种茶基因测序结果报告》指出,海南大叶茶与其他茶的次生代谢产物存在显著差异,是独立于全球其他地区大叶种茶和小叶种茶的类型。

  五指山大叶种茶生长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含硒量高,丰富的多样性滋养出浓、强、鲜、爽的雨林大叶茶独特风味。

  五指山茶之所以比别处采得早,是因为五指山地处热带亚热带区域,平均气温在24°,气候全年稳定舒适,四季皆可采茶。在水满乡产茶区,10月后便封闭管理,经过雨林冬季的沉淀,伫立山间的茶树便会早早冒出雄姿万千的嫩春芽,加上独特的制茶工艺和烘焙技术,就有了经久耐泡、顺滑甘香的“早春茶”特色。

  

  五指山茶的史

  

  

  

  一碗春茶,尝的是味道,品的是故事。五指山茶从小小水满乡走来,历经百年,逐渐走出品牌,走向世界。

  在距今500多年的明朝时期,五指山茶锋芒初露,深受百姓喜爱。明正德六年《琼台志·土产》记载:“本岛所产茶叶皆采自野生茶,其中最有名之茶为五指山水满所产,树大盈抱,气味清醇。”

  清时,水满乡的峒茶在名茶行列有了声音。清末宣统年间的《定安县志》中记录道:“‘水满峒茶’气味香美,冠诸黎山,久已有名”。

  一直到1984年,五指山市大叶种茶首次得到官方确认,被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为“华茶16号(GSCT16)。1985年,五指山大叶种茶在英国举办的世界红茶评比中,与云南茶合力制作的“红碎茶”获得金奖,名声大噪。此后,五指山大叶种茶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指山茶的路

  近年来,五指山开始寻找茶产业发展新路子。

  依托优质生态资源、种质资源,五指山以“小而美、美而精”为定位,走“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发展道路,努力打造独具五指山特色的海南大叶茶品牌,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五指山茶叶播种面积约 1.2万亩,茶青收获面积约8千亩;茶叶注册商标235个;已建立种质资源库,收集海南大叶种茶野生资源48份。

  为不断推动茶产业品牌化发展,扩大“五指山大叶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指山积极开展海南五指山早春茶开采节、五指山雨林红茶文化日等茶产品推介活动。目前,2024海南五指山早春茶开采艺术节活动正在火热进行,活动从1月11至2月24日,推出喊春、茶山艺术展、早春采茶、游园煮茶、古树新生等主题活动,打响了“华夏第一早春茶”的名片。

  五指山市正在谋划建设茶产业园,打造全产业链的茶产业文化,推动五指山茶产业发展,努力将雨林茶产品做成中国茶叶新高地和新标杆。

  大叶茶的新春也来了……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402/t20240205_35893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时评网 zz-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2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