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抓好2023年秋冬种生产的通知(桂农厅办发〔2023〕146号)
发布时间:2023-12-28 20:02:06 作者:admin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厅机关有关处室、厅属有关单位:
为推进2023年我区秋冬种生产工作,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完成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2024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现就抓好2023年全区秋冬种生产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增强抓好秋冬农业生产的紧迫感
秋冬农业生产在年度农业生产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关系到全年粮食安全以及农民增收和种植结构调整的整体布局。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的第一年,也是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更是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首考之年。各地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属地责任,立足抓早抓实,加强督促指导,切实抓好秋冬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完成全年一产增长目标,为明年农业农村工作良好开局奠定基础。各地要根据2023年秋冬种主要作物生产指导性计划分解表(见附件),因地制宜逐级分解落实秋冬种生产任务(各设区市于10月20日前将生产任务分解到县级的落实情况报送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在秋冬种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技术上发力,发挥粮油菜肥等规模种植主体的集中生产优势,推动大面积生产发展,确保取得实效。
二、挖掘粮食面积潜力,促进秋冬扩种增产
各地要对照自治区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抓好玉米、红薯、马铃薯等旱粮作物生产,水稻任务没有完成的,要从旱粮作物上补回来。一是稳定秋冬玉米生产。继续在桂南和沿海地区大力发展秋冬玉米,加快优质高效冬种玉米优势区建设,确保传统优势产区的玉米种植面积不减少。二是充分挖掘薯类增产潜力。在桂南及沿海地区重点发展冬种马铃薯,博白、浦北、桂平、灵山、平南等马铃薯优势县(市、区)要利用好双季稻轮作等有关项目资金,扶持新型主体扩种冬种马铃薯。要提前做好马铃薯脱毒种薯调运工作,确保用种数量和质量,完成今年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80.1万亩。在防城港、钦州、北海等沿海地区扩种冬种红薯,挖掘增粮潜力,完成冬种红薯种植面积28万亩。此外,要充分利用玉米地和幼龄果园套种豆类、薯类等作物,努力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鼓励百色、来宾、桂林等地区用好冬闲田,因地制宜发展冬小麦种植。三是抓好冬种绿肥工作。推广冬种绿肥是提高耕地地力、夯实粮食增产基础的重要手段。各地要根据种植结构、种植习惯、生态条件等因素,按照宜肥则肥、宜菜则菜、宜油则油的原则,在大力发展专用绿肥的同时,推广菜肥兼用、油肥兼用、饲肥兼用的绿肥作物,尽早组织绿肥种子采购,保障用种需求。积极发展旱地绿肥和果园绿肥,推动“绿肥下地”和“绿肥进园”,扩大绿肥种植范围,确保全区绿肥种植面积在320万亩以上。
三、千方百计完成秋冬收籽油菜扩种任务
一是落实种植面积。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油菜单产提升三年工作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农办农〔2023〕30号)要求,2023年农业农村部下达我区5万亩收籽油菜扩种任务,我区收籽油菜任务增加到71万亩。各地要尽快摸清扩种收籽油菜的用种需求及种源,加快引进适合我区冬闲田种植的短生育期收籽油菜品种,满足扩种用种需求。要统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双季稻轮作、耕地地力提升等项目,配套资金支持,加大对收籽油菜种植的支持力度,确保完成今年扩种任务。有任务的市要明确重点区域,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细化工作举措,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把扩种任务落实到户到田。其他市可以根据茬口安排积极示范推广早熟高产品种,增加种植面积。二是打造示范样板。要围绕增面积、增产量、增示范片、提高亩产的“三增一提高”目标,依托种植大户等规模种植主体,落实良种良法配套,推广选用高产、高含油量、高油酸、生育期适中、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优良“双低”(低硫苷、低芥酸)品种,推广“稻油”轮作和油菜“一促四防”(促健壮生长,防旱、防涝、防虫、防病)等栽培模式技术,注重推进收籽油菜育苗移栽、免耕直播、无人机飞播等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应用,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要全过程加强田间管理,打造一批栽培水平高、集中连片的示范样板点,示范带动收籽油菜实现大面积优质高产稳产。三是做好政策宣传。特别是要做好相关补贴政策及相关项目资金宣传工作,增强农户种植信心。
四、推动秋冬菜生产
要充分发挥南方地区冬季光温优势,挖掘冬闲田资源,优化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扩大冬季蔬菜生产,力争秋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努力完成全年蔬菜产量增长6.2%的目标任务。一是压实各地责任。用好双季稻轮作补贴资金引导发展“稻稻菜”等,扩大冬闲田蔬菜播种面积,确保全年蔬菜生产面积稳中有增。二是加快设施蔬菜项目建设。各地要加快项目实施,力争部分设施蔬菜项目年内形成产能。三是加快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加快设施食用菌扩容提质,抓好设施食用菌项目建设,打造高规格食用菌全产业链产业园区。加强推广“企业集中制棒+农户分散出菇”等企业联农带农新模式新机制,重点发展海鲜菇、杏鲍菇、桑枝秀珍菇等优势特色品种,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冬闲田,抓好大球盖菇、黑木耳、香菇、竹荪等食用菌品种生产。四是加强蔬菜业务和能力培训,提升全区各地蔬菜业务负责人在设施蔬菜发展方面的能力素质,推广良种、良法、良技,提高蔬菜单产水平。五是加强信息宣传和市场引导。通过政府网站、主流媒体等渠道,加强扶持政策宣传和供需平衡、产销动态等市场信息发布宣传,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产供销平衡,防止出现秋冬季蔬菜集中上市售卖难的现象,确保种得出、品质好、销售畅、收益高。
五、科学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9—11月我区总降雨量桂东部分地区偏少1—3成,其余大部地区偏多1—3成;平均气温桂东北偏低,其余大部地区偏高;影响广西的台风有2—3个,影响个数接近常年;主要气象灾害有气象干旱、台风、寒露风等。各地要牢牢树立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完善与气象、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细化完善农业灾害应急防控预案,根据预测预报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开展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六、强化技术服务和工作督导宣传
各地要按照“市包县、县包乡”原则,层层发动农技人员蹲点包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及时组织创新团队等专家深入生产一线特别是秋冬种示范样板片开展巡回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全面掌握生产情况、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抓好发展秋冬种生产典型经验与做法的总结宣传,营造全区大抓秋冬农业生产的良好氛围。
附件:2023年秋冬种主要作物生产指导性计划分解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3年10月13日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xgk/jcxxgk/wjzl/gntbf/t1755812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