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法治

泾源县打好村庄清洁“组合拳” 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3-03-23 17:08:32 作者:admin   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泾源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常抓“整”字塑形,主攻“治”字铸魂,走出了一条具有泾源特色的村庄清洁行动之路,受到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通报表扬,并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一是高点定位深谋划夯基础,让规划“行起来”。建立“领导包抓+专班推进”落实机制,县级领导包抓7个乡(镇)联系28个示范村,科级干部包抓96个行政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包组到户,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形成村庄清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责任明确、全域推进的强大合力。建立视频调度督查机制,县党政领导挂帅,定期现场调研,推进工作落实;组成“7+1”专项督查组,对照任务、清单、图表、标准一线督查,直面问题视频调度,现场点名、每周通报、每月奖惩,及时曝光推进缓慢的乡村,做到责任不缺位、工作不断档、力度不减弱。

  二是形神兼顾助推进促提升,让干群“动起来”。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整治、秋冬攻坚专项行动,奋力打好“五清三改二净”组合拳,以生态、村落、庭院为重点,绿化环境、美化村落、优化庭院,屋里屋外、房前屋后精致布局,河道沟渠、村组道路扎实整治,山上山下、岸上岸下全面绿化,全域开展拆乱保“洁”、清污添“美”、改陋倡“新”,让群众“干起来”。动员群众投入劳动力5.6万人次,投入车辆机械6550台次,清理垃圾杂草7.7万吨,清除残垣断壁9536处,收集转运畜禽粪污23.5万吨,清理林带、沟渠166.3公里,改厨15654户,改厕14613座。成立厕所运维服务中心1个、乡镇服务站2个,强化户改厕后期运维管护,形成村上有“报告员”、乡(镇)有“报送员”、县上有“协调员”、农户有“维修员”的农村户厕长效运维体系。

  三是聚焦重点成常态促落实,让村庄“美起来”。多措施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绘制区域划分图、监管责任图、人员定位图“三张图”,推行图表式监控、网格化监管,实现环境整治监管无缝衔接、盲区覆盖,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培育城管执法员、环卫保洁员、河道巡查员、森林管护员、垃圾清运员、环境监管员“六大员”1648人,实现人人建设、人人参与、人人维护、共治共享常态格局。完善乡村环卫、城管、整治“三项机制”,组建1051名农村保洁员队伍,全覆盖配备垃圾箱、收集转运车等设施设备,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和门前“三包”,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实现常态化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控、清、疏、制”农村黑臭水治理和监管体系,严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粪污直排入河,严禁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投放河道,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

  四是聚焦主体建机制保成效,让文明“树起来”。建立“定期检查评比、不定期明察暗访考评、县主要领导批示运用、督查通报、考评奖惩激励”的“五制同评”考评奖惩办法,对各乡(镇)村庄清洁行动进行不定期督查通报,通过电视台“红黑榜”栏目曝光,让“红榜有名”的乡(镇)“亮亮相”,让“黑榜有名”的乡(镇)“红红脸”。建立村民自治“5223”泾源模式,建设集积分兑换、商业营运为一体的爱心公益超市,把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卡制度作为引导群众改变生活陋习的“铸魂”工程,将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形成村民自觉遵守的自治章程,将清单量化分值,通过评比形成积分,引导群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激发群众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按照“村级周评、乡督月评、县督季评”的模式,定期召开表彰会议,形成人人参与、户户联动、齐抓共管的环境整治新格局。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303/t20230317_40001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时评网 zz-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2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