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项目

【2023年重点工作—粮食生产】安徽推进“两强一增”丰盈“江淮粮仓”

发布时间:2023-03-11 09:21:06 作者:admin   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春风阵阵,麦田青青。2月24日,在亳州市涡阳县陈大镇孙老家村外的田畴上,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正在查看苗情。

  “这是我们的育种试验示范基地,共有100多个地块,每个地块种植一个小麦品种。”王军告诉记者,“这片区域培育的良种状元‘谷神麦19’,2021年实收测产亩均860.6公斤,刷新了安徽省小麦单产纪录!”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安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安徽持续推进作物良种“揭榜挂帅”联合攻关,全省共有国家级制种大县1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4个、上市种子企业2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1家,培育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全省年产农作物良种9亿公斤,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小麦返青,植保作业正当时。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手机操控可以远程浇水,无人驾驶农机实现无人作业……在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无人农场展示硬核科技。

  农场负责人焦瑞介绍:“无人农场通过在田地里布置摄像头和遥感器,可以实时查看田间土壤、空气温度与湿度等信息,还配备了水肥一体化设施以及虫情病情监测系统。小麦机、植保机、旋耕机等都可以实现无人化、少人化作业,不仅作业效率高、降低了种植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益,每亩小麦可以增收百斤以上。”

  粮稳天下安。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安徽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毫不放松抓紧抓好粮食生产。

  2022年,安徽省粮食总产达到820.02亿斤,较2018年净增18.5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站稳800亿斤台阶,稳居全国第4位,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每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持续贡献安徽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种粮大户徐淙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多种粮、种好粮’,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充分发挥种粮大户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两强一增’,积极稳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农业部门应该在科学化种植、科技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以及推动规模种植发展上做足文章,积极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完善‘大户带小户’机制,促进安徽小麦的高质量生产。”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6611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时评网 zz-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2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