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时评

特色“川果”助振兴 农技帮扶到田头

发布时间:2021-03-10 23:16:19 作者:admin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早春时节,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果园村,万亩葡萄吐新芽,绿意渐浓。“摘帽”贫困户刘霞正在自家10余亩葡萄园里修枝、施肥。

  前些年,刘霞的父亲因病致残,一家人陷入贫困。在村两委帮扶下,她家尝试种植葡萄。一开始,由于没有掌握种植技术,刘霞种的葡萄品质不高。村里安排技术好的党员以及“土专家”“田秀才”帮助刘霞解决技术难题。几年过去,刘霞不但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而且成为种葡萄的一把好手。“去年葡萄卖得好,收入达到20多万元。”刘霞说。

  今年2月,彭山区葡萄现代农业园区被四川省政府评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果园村是园区的核心区域。不断采用新的栽培技术,不断嫁接新品种,让四川的葡萄产业更具特色。果园村党总支书记李永伟说,目前,村里的葡萄已有40余个特色品种,平均每亩产值超过2万元。

  葡萄、梨、柑橘……在农业大省四川,特色“川果”正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曹家梨”是四川仁寿县曹家镇的特色产业,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目前尚存400年以上老梨树1700余棵。这几天,上万亩老树新树齐开花,正是人工授粉实现增产增收的关键期。

  镇党委政府组织农技人员将帮扶送到田间地头。曹家镇东联村村民万慧燕种了6亩梨树,她说:“我以前点花授粉,每朵花都要点,进度很慢。为抢抓花期,还要请人帮忙。农技人员讲解以后,我知道只点新鲜的、刚开的花就行,大大节省了时间和劳力。”

  仁寿县还实行“点单”服务。前几天,一名网友在县融媒体平台上留言:“彰加镇潘家村农民种的水果(春见)需要技术指导。”县农业农村局随即安排技术专家到村里“手把手”教学。

  潘家村村民苏建华种了2亩名为“春见”的特色柑橘。专家的指导让他对今年种植前景更有把握。“施肥、治虫、保水、剪枝,这里面都有学问,专家的教学很管用。”苏建华说。

  记者从四川省委农办了解到,“川果”已被列入四川省重点发展的“10+3”现代农业产业之一。今年,四川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10+3”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今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 陈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1/3/4/37fb103f40df4cd0b5b393ad841f0a35.shtml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时评网 zz-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2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