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项目

【2022年重点工作—特色产业】杨增权赴黄山等地调研蜂业等产业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3-01-01 02:06:04 作者:admin   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为切实推动安徽蜂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解难纾困和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稳定,12月7-9日,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增权率队深入歙县皖南中蜂保种场、徽州区西溪南蜂业合作社等养殖基地实地走访调研蜂产业发展现状,并在黄山市养生源蜂业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共同为蜂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助推养蜂“甜蜜事业”做大做强做优。

  

  杨增权指出,蜂产业从规模上虽是小众产业,但大有前途。作为“空中产业”,不与粮果争农田,不与畜禽争饲料,是不消耗资源的绿色低碳产业,是有效带动农户增收的富民产业,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甜蜜产业。安徽是养蜂大省,2021年天然蜂蜜出口量位居全国首位。黄山作为我省蜂蜜主产区,在资源、品种、历史、文化、养殖技术、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蜂业发展契合市情民情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方向,要把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小蜜蜂酿出大产业。

  杨增权强调,发展蜂产业,既有农户增收的经济价值,又有乡村产业振兴的社会价值;既有种质资源保护的战略价值,又有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生态价值。皖南中蜂作为我省优质地方种质资源,保种场建设既能保持生物多样性,也能为种业发展提供研究基础,要集成企业、社会、政府多方力量,强化种质遗传资源保护。要坚决贯彻省委“一改两为”要求,积极为养蜂企业协调解决养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蜂产业支持力度。

  杨增权要求,在发展路径上,要加速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从规模主导型向效益引领型转变,从生产力向竞争力转变;在产业布局上,要延链强链,从单一养殖向蜂产品精深加工、蜂具等配套产业制作延伸,强化全产业链组织化整合,通过构建新型联合体、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等方式,加强对农户的组织引导,打造蜂产业共同体;在企业经营上,要强化标准化生产,发展精深加工项目,创新销售模式,加强特色蜂产品挖掘和品牌打造,讲好“皖南中蜂”故事,强化科技赋能,完善质量检测体系,提高产业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在政策支持上,要加强现代养蜂技术技能培训,有序扩大产业规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蜂产业良性发展。

  

  

  杨增权一行还调研了黄山徽涵康养休闲农业有限公司陆基圈养桶鳜鱼养殖基地和太湖县安庆六白猪国家级保种场建设情况。

  黄山市、安庆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和歙县政府、徽州区政府、太湖县人大及政府负责同志分别陪同调研。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5665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时评网 zz-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2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