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挥龙头作用 以产业带动发展——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3-10 20:57:55 作者:admin 来源: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注册资本13亿元,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大五福玛产业园区,现有员工2400人,主要从事玉米淀粉糖及氨基酸的生产、研发与销售,隶属于阜丰集团。阜丰集团是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企业,全球第一大氨基酸生产商、全球第一大谷氨酸钠生产商、全球第一大黄原胶生产商。
企业年加工玉米200万吨,主要产品及年产能为结晶糖60万吨、苏氨酸10万吨、赖氨酸20万吨、玉米单一饲料60万吨、肥料15万吨,其中:苏氨酸市场占有率为15%、赖氨酸市场占有率为10%、结晶糖市场占有率10%。2019年实现产值32.12亿元、销售收入30.23亿元、出口创汇10800万美元、缴纳税金1452万元。202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91165万元,产值452010万元,缴纳税金3126万元,出口创汇19790万美元,加工玉米151.73万吨。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节能环保领军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一、强化科技支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和科研队伍建设,建设有6000m2的研发综合办公大楼,配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近红外品质测定仪、相差显微镜、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生物传感分析仪、氨基酸分析仪、系列自控发酵罐、膜过滤系统、色谱分离系统等价值2163万元的国内外先进检测设备和生物工程试验设备,具备了完备的生物技术实验、分析、小试、中试和生产放大的研发条件。先后被认定为黑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并获批建设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省氨基酸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公司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28人,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17人,占员工总数的5.43%,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博士14名。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先后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正在受理专利39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取得国际领先科技成果2项、国际先进科技成果2项;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参与标准制定2项。此外,公司还与中科院天津工业微生物技术研究所、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全面提高我国生物发酵工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9年,企业研发投入9760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9.77亿元,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13189万元。其中:“L-苏氨酸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从提升我国氨基酸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需求出发,从多角度开展了苏氨酸生产菌株选育、发酵过程精准控制以及高效分离提取研究,年新增产能4.53万吨,新增产值3亿元。“苏氨酸发酵工艺优化及高效分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采用高速碟片分离+卧螺分离+色谱分离新技术,提高了苏氨酸提取收率,年新增产能0.7万吨,新增产值4550万元。
二、产业带动就业,促进群众就业致富
公司把实施用工本地化作为企业一条基本的发展战略,现有本地用工人数1820人,其中农民工1350人,年均收入达到5万元,有效拉动了周边就业,推动了农民劳务输出。尤其在疫情期间,企业多措并举,通过线上直播、网上报名及电话报名等非直接接触招聘方式帮助农民工就业,疫情期间吸纳农民工就业110余人。为助力脱贫攻坚,公司在员工招聘方面,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开辟绿色通道、降低用工标准等方式,除极特殊情况,基本全员接收,使贫困家庭当年就摆脱了贫困,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伴随工人工资和员工待遇的不断提高,员工和本地员工家庭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也越来越高,很多“农民”由此变成了“市民”。另外围绕公司做各种配套服务的承包商、厂商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也都刺激和带动了当地的各类消费,极大的推动了地方服务业如餐饮、酒店、娱乐、商超甚至出租车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了地方新型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另外,企业通过上下游配套加工、工程项目外包等产业带动就业上万人。
三、产业辐射明显,形成粮食深加工产业集群
企业极大地带动了齐齐哈尔市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与上游客户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积极引导下游饲料、油脂和生物制药企业落户,逐步构筑一条上下游紧密衔接的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目前,公司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原辅材料,包括编织袋、无机盐原料、盐酸、硫酸等均为就近采购,每年可为相关产业带来超过6亿元的经济收入。为了适应行业快速发展,公司不断加大对技术改造和基础建设投入,每年拉动当地钢铁、建材、建筑、运输等行业的消费超过2亿元。伴随着产品产能的增长,公司通过铁路、公路、海路三种主要方式进行货物的集散及原料的进购和产品的外运,实现了“大生产、大物流”;2019年公司进出货物总量达到400多万吨,仅物流一项创造的产值就达到3亿元。
围绕阜丰玉米深加工项目,山东三星集团有限公司玉米胚芽油项目、山东新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饲料项目、黑龙江和润物流有限公司物流项目、齐齐哈尔市茂尔农业有限公司肥料项目先后落户签约。通过构建“阜丰生态圈”,在技术研发、物流运输、污水处理、原材料供应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形成集群效应。
四、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有效服务“三农”
公司现已形成年200万吨玉米加工能力,建立了一条完整的玉米生化产业链,与周边地区的玉米种植户形成了联结紧密、稳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使齐齐哈尔市及周边地区300多万亩玉米实现了就地加工转化。随着公司玉米量的收购的增大,带动了齐齐哈尔周边地区的玉米种植结构的变化。为了保证农户种植积极性,稳定玉米收购价格,企业与昂昂溪区的玉米种植户形成了联结紧密、科学合理、稳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约定在满足公司玉米收购标准前提下,保证以当期收购最高价格,优先收购;同时,公司将生产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让利出售给协议签订农户,用于粮农玉米种植。通过与周边地区村镇建立合作形式,调整周边地区农业种植结构,保证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带动农民集约化连片玉米种植,进而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公司生产链始于农业、终于农业,并在循环过程中实现了增值,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
企业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助力扶贫攻坚。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收购贫困农户玉米;设立基层收粮点,方便农户就近卖粮,对家中无劳动力的贫困户采取上门收购;采取适当降低收购标准、提高收购价格、粮款即时结算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在企业的强力带动下,快速发展的玉米种植业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主产业。
企业将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持续带动农户进入生产经营环节,使农户与企业产生密切的经济联系,从而使农户走上经营致富之路,更好地推动地区农业产业化经济的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dt/nydtsn/202103/t20210309_814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