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资讯

北碚:养蜂脱贫 建合作社带村民一起增收

发布时间:2021-03-10 19:41:38 作者:admin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3月8日,北碚区金刀峡镇小华蓥村青山沟组。一大早,杨云刚已经忙着在树林中管理蜂箱。

  杨云刚前些年因工伤致残,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在党和政府帮助下,他重新振作起来,靠养蜂实现脱贫,更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3年,杨云刚在北碚一家煤矿工作,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矿井内一根支柱坍塌,重重地砸在了杨云刚腿上。

  经诊断,他左大腿根部辅骨断裂,为肢体四级残疾,留下了永远的伤痕。

  卧床养伤的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当时想,人都残疾了,还能干点啥?很灰心!”杨云刚告诉记者,一段时间里,妻子也因照顾他不能外出务工,全家人的生活只能靠他原单位一点补助维持。为了早点站起来,他积极配合治疗,努力做康复训练。后来,靠着康复训练,他能甩掉拐杖了,但走路始终不方便。

  外出务工已不可能,他开始筹谋着在村里搞点产业。小华蓥村海拔较高,自然生态条件好,经当地干部指点,他决定养蜂。2008年,夫妻俩凑了2万元钱,买了一批蜂箱,开始发展中蜂养殖。

  养中蜂是个技术活,一开始,一窍不通的杨云刚交了不少“学费”,经常被蜜蜂蛰得满身是“包”。此外,蜜蜂有时会无缘无故逃走,不少幼蜂会突然死亡,蜂箱内乱成一团。

  在潜心钻研和虚心向技术员请教后,杨云刚慢慢懂得了如何避免马蜂侵入蜂箱、如何避免蜂王分群时逃走等诀窍。

  2015年,杨云刚靠养蜂脱贫,养蜂数量也增加到60多箱。他还为自己的蜂蜜注册了“昕杨”商标,这一名称,寓意养蜂事业可以像清晨的太阳一样不断上升。

  杨云刚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残联的大力支持。他养蜂初期,接连遭遇失败,且遭遇资金瓶颈,正是北碚区残联的资助让他重新站了起来。在政府帮助下,他还在村里建立了残疾人养蜂基地,成立北碚区印光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贫困村民一起养蜂增收。

  如今,杨云刚的蜂箱已发展到160桶,他经常在养蜂基地举办“田间课堂”向村民传授养蜂知识,带动了全村30余名村民养蜂。

  “全靠政府帮助,我才过上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杨云刚告诉记者,“我要把养蜂专业合作社办好,带动更多乡亲养蜂,过上‘甜蜜’的生活。”(记者 龙丹梅)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103/t20210309_8978206.html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时评网 zz-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2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