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种植资讯

通州区潞城镇前疃村拓宽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21-03-10 18:04:13 作者:admin   来源: 北京市农村农业局

  

除了发展林菌、林药、林花,前疃村还将开展金蝉养殖和森林康养项目。记者 唐建/摄

  春雨润物、大地回暖,位于潮白河大堤西侧的潞城镇前疃村启动了林下经济二期建设,进一步利用森林资源优势,让村子“美起来”、让村民“富起来”。

  荣获首批“国家森林乡村”称号的前疃村,自2020年起利用现有7亩林地探索经营新模式,已顺利完成林下经济一期工程,积累了林菌、林药、林花模式的有效经验。

  “虽然没有青山,但我们临近绿水,又有林地,一样能种出宝贝。”前疃村党支部书记贾旭峰说,利用林地创造价值不仅周期短、见效快,还兼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食用菌栽培大棚为村庄创收、村民就业做了贡献,食用菌废料经发酵处理后则可用于还田还林,培肥地力。

  在平菇和榆黄菇栽培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前疃村还将在企业的支持下扩大林下经济经营范围,同步开展林下金蝉养殖和森林康养项目。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和技术支撑下,充分发挥金蝉养殖项目资源丰富、投资较少、见效快速、不需饲喂、市场开阔等优势。“按亩收益计算,每亩纯利能够超过2万,投入产出比达1:10以上,而且养殖面积越大,收入越高。”贾旭峰介绍,“能享受到家门口上岗、集体经济增收的福利,村民们都很有热情。”

  潞城镇平原造林工程启动以来,前疃村绿化面积大幅增加。随着林地条件逐渐成熟,该村还计划推动森林康养项目建设,以森林景观环境、森林食品等为主要资源载体,配备相应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为目的的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利用“旅游+”、“生态+”模式推动农林业从“砍树经济”向“看树经济”转化。“到时不仅能吸引村民参与建设运营,还能带动农民自产的绿色农产品销售以及旅游业、住宿业、零售业发展。”贾旭峰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村里绿化好了,有林子、有鲜花,居住环境看着就舒心。”村民贾小霞说,“自打开始办蘑菇大棚,我跟街坊一块儿去做兼职增加收入,现在还要养蝉、办旅游,虽然才刚刚起步,但相信一定会越办越好,大伙的收入会越来越多。”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10949491/index.html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时评网 zz-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2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