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种植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梨树:黑土地上好“丰”景

发布时间:2024-12-05 23:31:41 作者:admin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盈车嘉穗泛金黄,入眼丰收堆满墙。梨树的秋粮已经开始陆续收获,300多万亩玉米正在收割。梨树县在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的同时开展“梨树模式”做好秸秆覆盖还田,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明年春耕打下良好基础。

  在梨树县孤家子镇,今年收割玉米的是一套全新组合,除了常见的玉米收割机,还有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在轰鸣作业。这款大型的国产收割机不仅能摘穗、剥皮、装箱,完成玉米收获,还能将部分“多余的”的秸秆离田。

  为什么说是“多余的”?“梨树模式”以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为核心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但并不是所有的秸秆都要还田,一般留存30%左右的秸秆。采用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时,会根据地块的特点采取不同程度的还田方式,需要还田的秸秆进行粉碎,不需要还田的直接打包带走。这种“包圆儿”式收割方式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更减轻了农机多次下地对土壤的破坏。

  “梨树模式”让秸秆留在田中,可以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土壤会更加疏松,也更有利于作物根系的深扎。同时秸秆腐烂之后会不断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进一步培肥地力。经过连续10年的监测,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每立方米蚯蚓的数量能够达到60至100条,是传统种植地块的10倍左右,土壤表层有机质的含量增加了20%以上,这些都是稳产增产的原因所在。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黑土地,才能多打粮,打好粮。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保护黑土地的追随者、实践者、推广者。梨树县以现代化大农业为发展方向,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努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410/t20241025_89895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种植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种植时评网 zz-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122

联系电话:010-53387132 15311203816 010-56212746 15311203807 010-56212739
监督电话:1326973820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